印染廢水處理
產品概述:
印染是對紡織材料(纖維、紗線及織物)進行的以化學方法為主的工藝處理過程,印染行業是我國污染物排放量較大的行業之一,每天排放大量的印染廢水,會對環境污染嚴重,危害人體健康。
?
污水來源:
印染廢水主要來自各個印染工序,典型的印染工序分為∶退漿、精煉、漂白、絲光、染色、整理、干燥成品幾大類。
?
水質特點:
具有水量大、有機污染物含量高、可生化性差、色度高、水質變化大等特點
?
工藝流程:采用調節池+氣浮混凝池一體化+厭氧+缺氧+好氧+MBR膜
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
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?
調節池
由于污水來水不均勻,水質、水量在一定時間存在差異,因此只有設置足夠的調節池才能使進入后續處理工藝的水質、水量穩定。調節池采用斜流式出水,。在染整過程中根據染整程序,每個時間段的排放水質多不一樣,水量水質存在很大差異,這樣勢必會影響后續設備的處理效果,加上處理排放要求較高,所以設置合理的調節系統是保證處理污水達標排放的基本條件。
為了防止污水中的顆粒懸浮物在調節池中發生沉淀,在調節池內設置了預曝氣系統,曝氣方式為穿孔曝氣,曝氣所用風源由風機提供,設置采用百腳管布氣,閥門調節控制,自動定時曝氣,每4小時曝氣30分鐘。
同時在調節池旁設置一座事故池,當系統出現故障時,污水通過旁通管道進入事故池,待系統恢復處理后由事故提升泵提升至調節池進行處理,以保證系統沒有外排不合格廢水, 事故池與調節池的材質為鋼筋砼,采用半地埋結構,與原有調節池結構相同。
沉淀池
由于廢水進水中含油類物質,為避免這些油的積累直接影響后續生化處理,因此在污水進入調節池前設置一座隔油池,將浮油隔除,隔油池設置在調節池內,隔油池出水從隔油池底部自流進入調節池,調節池設置穿孔曝氣裝置,經穿孔調節后的廢水由提升泵提升至斜管沉淀池,在斜管沉淀池前部設置攪拌反應槽,反應槽設置二格,第一格投加Ca(OH)2將PH值調降至7.5-8.5,經攪拌機攪拌混合后,自流進入第二格,在第二格內投加PAC/PAM,聚凝劑和助凝劑,使污水中的有機物、色度、懸浮物與藥物反應生成聚凝物,反應后的污水自流進入斜板沉淀池。沉淀池內設置斜管,采用塑料波紋板,斜管傾角為600,斜管內角直經為50mm,混凝物進入斜管沉淀布水系統,經均勻布水,污水上升流速為2-3mm,根據物體重力分離原理,由于混凝物的重量大于水而下沉于沉底,部分小顆粒聚凝物隨著水流向上運動與安裝在池內的斜管壁相撞,產生回力使聚凝物加速下沉速度,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,水流進入設備上清區經集水槽收集排入后級設備繼續處理,沉淀污泥定時排入原有污泥濃縮池,經斜管沉淀處理后可除去的混凝物粒經≥60μm的懸浮物質;斜管沉淀池采用同向流沉淀池,斜管沉淀池具有造價省、耐沖擊負荷、施工簡易等顯著特點。為防止污泥上浮,泥斗采用60°。沉淀污泥定時手動排至污泥濃縮池。
?
氣浮池
由于生化池出水中含有較高濃度的有機物和色度,設計采用同濟大學提供的獲多項獎的氣浮凈水新工藝以支持。在去除部分有機物的同時去除大部分色度、小于60μm的油滴。該設備在污水進行氣浮處理前先將污水與反應藥劑充分混合,發生絮凝作用后,混合液在接觸區與溶氣釋放器產生的微小氣泡發生吸附作用,通過氣泡的上升及聚合達到相互凝聚的效果,*終實現固液分離。
本氣浮工藝是同濟大學長期研究、開發的成果,其關鍵部件溶氣釋放器獲國家**。整套工藝具有釋放氣泡微小、固液分離效率高、占地少、出水水質佳、沖擊負荷及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強、污泥含水率低等特點,被廣泛應用于工業污水處理工程。
?
生化系統
在該工藝流程內,BOD5、SS和以各種形式存在的氮和磷將一一被去除。A2O生物脫氮除磷系統的活性污泥中,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、聚磷菌組成。在好氧段,硝化細菌將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機氮氨化成的氨氮,通過生物硝化作用,轉化成硝酸鹽;在缺氧段,反硝化細菌將內回流帶入的硝酸鹽通過生物反硝化作用,轉化成氮氣逸入到大氣中,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;在厭氧段,聚磷菌釋放磷,并吸收低級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機物;而在好氧段,聚磷菌超量吸收磷,并通過剩余污泥的排放,將磷除去。
?
優勢:
1、工程總體投資省,占地少
2、出水水質穩定,出水效果好
3、污泥產量少,節省了大量的污泥處理處置費用
4、抗沖擊負荷強
5、工程自動化程度高,工作強度低
6、操作簡便,運行穩定
?
技術適用范圍:
主要適用印染廢水處理,造紙廢水處理;技術逐步推廣運用在:食品廢水、餐飲廢水、生活廢水、清洗廢水、制藥廢水、醫藥廢水、電鍍廢水、化工廢水、皮革廢水等領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