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藥制藥廢水處理
產品概述:
農藥廢水是污染治理難度較大的工業廢水之一,其濃度高、毒性大,單位產品排水量大,給周圍的水體帶來嚴重的污染,防治污染的任務繁重而艱巨。
污水來源∶
農藥廢水主要來源于有機化合物農藥的生產過程中,在我國,有機磷農藥占據農藥品系的絕大部分,不同結構特點的有機磷農藥具有不同的污染成分,以三氯化磷、五硫化二磷、三氯硫磷等基本原料構成有機磷農藥污水的不同品系,如磷酸酯類農藥、硫代磷酸酯類農藥。其生產廢水COD及有機磷含量較高,毒害性大,一硫代磷酸酯類化合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,不含硫的磷酸酯類化合物與少量甲醇在一起時,可提高其可生化性。
主要特點∶
1) 污染物濃度較高,COD可達數萬mg/L;
2) 毒性大,含有許多難以降解的物質;
3) 有惡臭,對人的呼吸道和粘膜有刺激性;
4) 水質、水量不穩定,季節性變化大。
處理難點分析:
1、水質水量波動大是農藥廢水的一個重要特點,對生化系統的微生物造成沖擊,因此應加大調節池的容積,以達到均值均量的目的;
2、廢水在處理過程中容易產生難聞的氣味 ,若不加以收集處理,容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;
3、由于農藥對周圍污染嚴重,在收集及處理的過程中,需格外注意廢水跑、冒、滴、漏的情況,防止污染周遭環境;
4、COD含量超高、有機磷農藥廢水的含磷量超高、有機氮農藥廢水的含氮量超高,是農藥廢水處理的大難題;
5、殺菌劑、除草劑的生產廢水對于污水微生物處理都是有毒害作用較大。
廢水處理工藝:
1、由于農藥生產中存在大量易被降解的化合物,處理**方法應為生化法。對于有機磷農藥廢水,可采用厭氧+好氧生物除磷工藝,利用除磷菌吸收廢水中的磷以達到除磷目的;有機氮農藥廢水則一般采用缺氧+好氧生物脫氮工藝,在微生物的聯合作用下,污水中的有機氮及氨氮經過氨化作用、硝化反應、反硝化反應,終轉化為氮氣;
2 對于殺菌劑及除草劑生產廢水、含硫廢水、含有難降解有機物的農藥廢水,如鹵代芳香族化合物 ,均需對基進行預處理,減輕廢水對微生物的抑制、毒害作用 ,才能進入生化水池;
3、部分農藥廢水會有廢酸的排出,需對其加以中和。
?
工藝流程:
?
目的:
降低農藥生產廢水中污染物濃度,提高回收利用率,力求達到無害化。